【本网消息】(智能工程学院 冯方剑供稿)李汶键,智能工程学院24级AI+大数据开发2班学生,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与供应链模式的创新,在短短数月内,将创业项目月流水推升至百万元级别,完成了一场从学生到创业者的精彩蜕变。
洞察痛点:技术赋能供应链初显锋芒。李汶键毕业于南溪职业技术学校,进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后,他对AI与大数据技术的系统学习,激发了他探索技术如何优化传统商业流程的兴趣。在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后,他并非简单地追随潮流,而是精准地识别了校园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供应链冗长的痛点。他尝试利用信息整合与数据分析能力,寻找优质货源,通过优化采购渠道,以更合理的成本为同学提供所需的数码产品。这种以服务和效率为核心的初步尝试,不仅让他成功验证了商业模式,更获得了宝贵的市场认可。
模式创新:共建共享,构建稳定供应体系。初步成功后,李汶键意识到,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稳固的团队和更优化的供应链。他创新性地提出“利润共享”的合作模式,吸引同学加入,共同扩大采购规模,有效降低了单位成本,提升了团队在供应链前端的议价能力。随着家人从疑虑到支持,并获得资金注入后,他的团队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在供应链品类上,从数码扩展至酒水、潮玩,构建了更多元的产品矩阵;二是在服务渠道上,从个人社交网络拓展至与本地商户建立稳定合作,进一步夯实了供应端与销售端的基础。这一切,都源于对供应链协同与资源整合的深刻理解。
融合发展: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闭环。面对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李汶键再次展现了其战略眼光。他瞄准本地市场在数码产品与酒水领域的流转需求,在宜宾开设实体店“六号数码回收”,并同步上线微信小程序,构建了 “线上信息聚合与销售 + 线下实体体验与回收” 的服务闭环。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交易效率与信任度,更通过线上线下相互导流,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增长飞轮,使得月流水稳定在百万元水平。李汶键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供应链体系建设,强化服务体验,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持续优化从采购、回收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李汶键的创业案例,展现了长江学子不仅敢想敢干,更能以创新的思维聚焦供应链优化与服务升级,将技术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效能。他的经历,正是一代新青年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勇于探索、务实创新的生动写照。未来,他将在实干中不断锤炼韧性,在挑战中持续提升认知,以青年之姿践行创新之志。
编辑:智能工程学院